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陳文偉
科學規劃綠化地帶平衡生態與發展
2022-08-07 04:24:03 大公報
土地房屋供應不足是香港其中一個深層次問題,但每當政府考慮發展市區及郊野公園之間的綠化地帶時,便有些專家、組織跳出來反對。其實生態與發展兩者不一定處於對立關係,特區政府可藉鑑新加坡綠色城市計劃的經驗,以科學的政策規劃,平衡保育生態與住屋需求,做到切實排解民生憂難。
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對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“四點希望”,並在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”一點中強調:“當前,香港最大的民心,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,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、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、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、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。”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,不排除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公營房屋,再次引起社會對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關注。特首李家超強調,不論公私營房屋,新一屆政府都希望“提速、提效、提量”,並對土地來源持“希望探討所有可能性”的態度。而當中最主要是考慮改劃市區及郊野公園之間有逾16000公頃的綠化地帶,郊野公園為次要。
借鑒海外經驗果斷施策
要解決房屋供應難題,關鍵在於“增加土地供應”及“縮減造地時間”,香港已開發土地(25%)中住宅用地只佔7%,其餘75%的土地用途包括郊野公園、綠化地帶、農地及林地等,單就郊野公園佔香港面積約40%,而綠化地帶就有16000公頃的土地。
現時公屋輪候總共有超過24.5萬宗申請,輪候時間增至6.1年,創23年新高。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表示,過去規劃署曾找到約150公頃綠化帶改劃,成功後可獲約10萬個住宅單位,將可滿足40%公屋輪候,縮減約一半公屋輪候時間。然而,問題是每當政府提出解決房屋方案時,就總會有些專家、組織等跳出來,以“破壞生態環境”、“侵犯居民權益”等理由公開反對。
但事實是發展就一定會破壞生態嗎?以“花園城市”新加坡為例,當地土地面積只有724平方公里(約香港的三分之二),郊野公園佔比只有8%,自然保護區面積卻達3144公頃(比香港多1000公頃),人均居住面積更比香港大一倍(30平方米)。
新加坡由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制定了綠色城市計劃,在發展規劃中預留綠色空間的百分比,更加訂立每年種植樹木的指示,新植樹的數量從1974年的約16萬棵增加到2014年的140萬棵,並且計劃在2030年前增加200公頃自然公園、新增種植100萬棵樹,吸收額外78000噸二氧化碳,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。
新加坡的例子說明,只要有科學的政策規劃,生態與發展是可以並存,既可以讓人們住得更寬敞,也可以享受到綠色生活空間。反觀香港,至今仍然沒有以科學的準則來製定規劃郊野公園的政策,更沒有設立香港生態數據庫、數據指數。要改善香港居住困難的問題,不單止需要有勇於衝破難題的官員,有關部門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更必須以科學、理性、客觀的態度來向公眾解釋、引導,甚至多舉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例子作為參考,讓公眾獲得更多的資訊,支持政府的政策,總的來說就是要提高治理的水平,才能夠切實排解民生憂難。
文章連接: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opinion/233119/2022/0807/750956.html